傍晚時分,穿過巴城鎮武神潭村入口綠草如茵的中心公園,走在依水而建的慢行步道上,白墻黑瓦如水墨畫般映入眼簾,整潔有序的庭院內鮮花競相綻放,散發出宜人的清香。和諧新農村,看得見的是美景,看不見的是治理。
近年來,通過持續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,一批像武神潭村的美麗鄉村在昆山涌現。以“紅黑榜”考核為抓手,以“美麗庭院”建設為突破,我市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,勾勒出“新魚米之鄉”的人居美景。
北管涇村,錦溪鎮的一個普通村莊。這幾年它有點“火”,讓人印象深刻:曾9次“霸占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“黑榜”,歷經多輪治理,如今順利完成“黑”轉“紅”的蛻變,不僅躋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“進步獎”,而且其經驗和做法多次被本地及上級媒體關注和報道。依托“紅黑榜”,曾經環境“臟亂差”、民生矛盾突出的北管涇村脫胎換骨,終于開始翻“紅”。
一個個散落的村莊,是煙火氣升騰的地方,是人們生活的家園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,不僅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,也關系到農村群眾生活品質的提升以及獲得感、幸福感的提升。2019年7月,昆山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《昆山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“紅黑榜”考核辦法(試行)》,每年對所有自然村開展4次以上檢查,每月、每季度、每半年對自然村、行政村、區鎮進行“紅黑榜”公示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得分排名結果納入區鎮年度目標考核,并與村干部年終考核直接掛鉤。
2020年,昆山再出實招,在全市各行政村內組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“進步獎”評選工作,由市人居辦根據“紅黑榜”考核辦法,對各自然村、行政村每季度進行評分,當季度的考核得分與前一季度的得分進行比較,分數提升幅度最大的前10個評為“進步獎”?!斑M步獎”的實施給全市廣大基層干部,尤其是基礎薄弱村和一般村的村干部注入一劑“強心劑”,眾多村干部摩拳擦掌、躍躍欲試,千方百計讓“黑榜村”脫“黑”、一般村變“紅”。同時,市級層面成立7個“幫扶轉化突擊隊”,采取掛鉤幫扶的方式,推動全市60個黑榜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。
道路干凈整潔、小溪清澈見底、屋舍錯落有致……人居環境改善給村莊帶來了勃勃生機,村莊環境由“一時美”向“時時美”轉變,由“干凈整潔”向“美麗宜居”轉變。昆山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績斐然,在全省第一批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銷號,獲評2019年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縣,連續三年榮獲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第一等次,兩次受中組部、農業農村部邀請分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經驗,“紅黑榜”制度被納入國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行動方案,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“昆山樣板”。
夕陽西下,暑氣漸漸消散,在張浦鎮南吉山村村民陸金福家里,常常會有村民前來向陸金福討教如何養花種草,把庭院裝扮得更漂亮,也爭創一把“美麗庭院”星級戶?!翱梢韵茸鲎龉φn,按照四季花卉進行種植。我的院子里有丹桂、紅楓、蝴蝶蘭等,品種豐富,這樣一年四季都生機勃勃,草木蔥蘢?!标懡鸶?偸呛敛涣邌莸胤窒碜约旱慕涷?。
“現在每次走村入戶,我都會帶上幾包花卉、蔬菜種子分給大家,鼓勵村民打扮庭院、添點新綠,這‘禮物’非常受歡迎?!敝苁墟偸斜贝鍒F支部書記林娟說,村民還可以用舊書、舊報紙等廢舊物品到“蔚美市集”兌換綠植和肥料,現在村里大環境好了,小家也不能落下,每家每戶都要精致漂亮起來。
如果說村莊的美是整體環境的“大美”,那么家家戶戶的美,則是精致個性的“小美”。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,激發村民主體作用,我市以“美麗庭院”創建為抓手,出臺《昆山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庭院管理辦法》,啟用“美麗庭院申報”APP,通過宣傳引導、獎勵兌現、平臺申報、創評活動、名單公示、掛牌亮星,實打實的給與政策激勵;出臺“星級庭院”創建評選實施意見,明確標準,制定細則,對農戶庭院開展一星級、三星級、五星級評選,對認定成為星級戶的家庭進行公示表彰,并按照星級每月給予獎勵?!叭ツ晡沂幸越M織推薦、網絡投票、聯合評審的方式遴選出一批具有昆山特色的高品質十佳‘美麗庭院’,累計投票7.29萬人次,頁面訪問量13.56萬人次,237戶家庭被評為蘇州市美麗庭院,13戶被評為蘇州市美麗庭院示范戶?!崩ド绞腥司愚k相關負責人介紹,截至目前,我市已累計創建美麗庭院“星級戶”17331戶,占總戶數的53%,初步形成了以“葫蘆村”六如墩、“民宿村”三珠浜等為代表的“一鎮一品、一村一景”美麗庭院集群品牌。
“村子美了,人心齊了,生活也更有奔頭了。這些年,村莊煥‘新顏’,不僅帶來了直觀的外在改變,最重要的是激發了村民內在的幸福感,他們成為人居環境整治中最大的受益者,也正逐漸成為其中的中堅力量?!笔修r業農村局局長計華明說,回顧這三年的整治歷程,我市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經歷了三個階段:第一個階段是調動干部骨干力量,通過“打榜”進一步激發干部的工作動力,獎要獎得心動,罰要罰到心痛,堅持把考核結果與村干部待遇直接掛鉤,獎優罰劣,讓“紅紅臉”“出出汗”成為常態,截至目前,我市已累計公布“紅黑榜”46期,兌現獎勵535萬元;第二個階段是調動村民主體力量,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要尊重村民意愿、滿足村民需求,更要廣泛發動村民參與,“最美庭院”“美麗菜園”的創建活動,暢通了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渠道,助推村莊人居環境整體改善;第三個階段也是正在努力探索實踐的階段,將通過調動社會多元力量,全面構建政府、市場、村集體等多方共建共管的融合發展新格局。
共建共享新農村,人居環境“百村共美”的藍圖已經緩緩展開。圍繞塑造江南水鄉人居典范,“十四五”期間我市將積極打造生態、風貌、交通、產業、服務、文化、健康、治理、智慧九大鄉村開放系統場景,建設美麗村莊、美麗田園、美麗庭院、美麗菜園、美麗牧場,實施“54321”工程,推動5個片區、40條特色線路、300個鄉村點位、20個鄉村組團、10個標桿村建設。力爭到2025年,形成“各美其美”“美美與共”融合發展新格局,率先建成生態宜居的現代化農村現實模樣。